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中国在煤炭控制已经迈开了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4-09-10 10:11:54浏览:1017

  结合最近中国提出的业绩考核告别“唯GDP论”,可以看出来,中国对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已经开始实施顶层设计,这是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智慧的。
  确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当前面临着资源过度使用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灰霾为典型的大气环境成为环境问题的核心。而形成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则是中国迅速增长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化解矛盾?中国正在努力!
  中国从进入“十二五”,就开始对煤炭消费强度及总量逐步实施控制,以期能够逐步改善环境,且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考虑,计划以此为契机引领并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实现煤炭行业从量的增长到质的转变。
  目前最具有纲领性的文件是在2013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要求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须知,要使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是需要付出经济代价的。结合最近中国提出的业绩考核告别“唯GDP论”,可以看出来,中国对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等已经开始实施顶层设计,这是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智慧的。
  当然,煤炭总量控制只是减缓大气污染的第一步。目前的煤炭总量控制只是完成了对于外部煤炭资源消费的削减。第二步需要完成的应该是对于“散煤”燃烧的控制。中国主要耗煤行业的耗煤占原煤的70%,与美国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98%以上相比,差距很大。也就是说,剩余的30%处于散烧状态,这部分煤炭如何实现工业利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第三部需要完成的是提高工业耗煤向电力行业的集中度。中国发电耗煤占50%左右,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电耗煤则占到了85%以上,其余耗煤行业需要的能源则由发电提高。第三步是否能够实现是中国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
  所以,煤炭确实是中国形成当前环境问题的关键,但是作为一次能源的煤炭自身不是错误,能够产生错误的是对于煤炭的使用方式或消费思路。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煤炭消费占全球48.2%的中国,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是应该的。但在此前提下,如何实现煤炭消费结构的合理布局?什么样的煤炭消费方式更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这是煤炭消费的核心问题。为达到环境改善的目的,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突破口应该在非电力行业,实现合理的煤炭消费流。
  虽然中国在煤炭控制方面已经迈开了第一步,但是后面的路程还很艰难。当然,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需要实践检验的,只要在实践检验过程中,及时修正偏离实践的部分就可以。

 

 

 


上一篇:西部煤化工亟须转型升级 下一篇: 将“玻璃地球”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与安全 | 企业清欠账款投诉 | 举报邮箱与电话 | 国资央企违反八项规定举报 | 防范打击假冒国企举报电话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40号东方金融大厦1002-1012 电话:020-29103788 传真:020-29103789 版权所有02012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2335号 粤ICP备11081852号    粤ICP备15024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