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广东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人大监督力度座谈会上了解到,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广东严控煤炭消费总量,计划三年削减煤炭消费总量近2000万吨。广东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说,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广东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要比2017年削减1934万吨,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削减1044万吨。与此同时,广东将扩大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提高核电、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低于26%。据了解,根据2017年12月广东省发改委印发的《广东省十三五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目标到2020年,广东煤炭消费总量要控制在1.65亿吨左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巴西、斐济、韩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共119人就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的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展开研讨和展望。2017年8月,中国大洋协会提出,针对富钴结壳资源,西北太平洋三角区合作开展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得到了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赞同。本次会议以科学与制度、合作与共享为主题,围绕法律制度框架、海山生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建议三大议题展开,力争就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的设计及工作框架初步设想形成共识,提议一个国际合作计划。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林山青出席会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印发《2018年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要建立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库和潜力评价平台,建立城市地质工作信息平台,实现100个数据库分布式共享。要做好两个主流程建设,即完成地质调查业务管理主流程信息化建设,构建局层面各类管理横向整合、局与直属单位纵向贯通的体系,显著提高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效率和水平;路线图明确,今年信息化工作主要有两项重点任务,即在更新维护国家地质数据库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库和潜力评价平台、城市地质工作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的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实现3000余个产品的社会化服务,其中新增服务产品1000个。
作为我国中央山系地质地理生态气候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保留了自太古代以来地球演化所产生的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种类丰富的岩浆活动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总数为140个,分布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世界地质公园项目的发起国之一,我国目前已拥有37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提交申报的四川光雾山诺水河、湖北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入选。公园人文历史悠久,秦汉时期的官仓平和牟阳古城等人文历史景观保存良好。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多样、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对于解析特提斯外围盆地、秦岭(中央)造山带及四川盆地
之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敦仕曾预计,理想状态下2018年我国全年煤炭进口的同比增幅在10%左右,进口总量或许会超过3亿吨。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赵建国日前表示,2018年国内煤炭产量可能从去年的35.2亿吨增长至36.2亿吨,煤炭进口将由去年的2.71亿吨降至2.5亿吨,全年煤炭总消费量将稳定在38.2亿吨左右。2017年,尽管对煤炭进口实行从严调控政策,但煤炭进口仍继续增长,只是增幅回落为6.1%。2017年我国进口煤炭2.71万吨。2015年跌至2.04亿吨,两年时间减少过亿吨;
新华社英文援引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报道,在安徽省新探获逾48亿吨煤炭储量和近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淮南煤田天然气储量达979亿立方米,主要为煤层气和页岩气。
在项目实施中,建立健全项目实施、建设、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制定绩效目标,建立调度制度,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每周调度、每月通报,半年一次专项督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通过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监管能力提升等一系列系统性工程,建立多目标、强功能、高效益的系统修复治理体系,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2017年11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三部委正式批准该工程项目纳入国家试点,并于年底拨付了首批基础奖补资金,正式开始项目建设。据悉,工程今年新开工24个项目。
负面清单试行过程中,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旗县(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开展必要的政策解读和预期引导,充分听取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掌握新情况新问题。限制类产业要在规模产量、生产工艺、区位布局、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对既有项目改造升级、入园入区。一是关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点状开发城镇。二是关于已经依法取得探矿权项目申办采矿权。
同时,加快推动焦煤集团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同煤集团6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建设。根据《行动计划》,力争2018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依托山西焦煤飞虹化工等11个企业,推动利用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推进焦化化产深加工利用
据了解,截至2017年12月底,贵州省共有生产矿井476处,合计产能16063万吨/年;建设矿井59处,合计产能3345万吨/年。贵州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全省煤矿生产矿井总数逐月减少,但技术改造升级的矿井数量却在增加。截至2018年2月底,全省共有生产矿井450处,合计产能15610万吨/年。贵州省443处生产矿井煤矿及产能分布分别为:贵阳市12处(216万吨/年)、六盘水市120处(5883万吨/年)、遵义市53处(1401万吨/年)、安顺市23处(660万吨/年)、毕节市165处(5575万吨/年)、黔西南州54处(1617万吨/年)、黔南州16处(366万吨/年)。增加技改矿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