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全省首个煤矿井下5G基站开通:山东能源“大数据”开启“智能企业”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7-06 10:51:41浏览:1422

2020-07-02 08:52:33   来源:国际煤炭工业网

  6月18日,全省第一个煤矿井下5G基站在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所属的菏泽煤电公司郭屯煤矿开通。
  “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为透明化矿山建设和实现智能化开采开通了信息化‘高速公路’,将引领新一轮煤炭工业技术革命。”菏泽煤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存禄介绍,透明化矿山借助5G、高精度导航定位、“一张图”透明化管控平台、3D动态地质模型自适应割煤等新技术,实现了煤矿井下复杂地质条件下自适应割煤,使煤炭工业智能化开采技术迈入3.0时代。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抢抓机遇,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助推“智慧矿山”建设,有力推动了智慧矿山建设提档升级。截至目前,该集团建成自动化智能化工作面70个、成套快速掘进作业线50条,6对矿井实现“单班百人”生产,36对矿井取消了夜班生产,智能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引领了全国煤炭行业生产模式变革。去年5月,智能化煤矿建设的山东能源集团经验被推向全国。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引进国内首个精准定位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了运输作业自动调度、物料流程电子化、物料运输自动跟踪与管理,车辆实时定位精度达到0.5米以内,车辆调度精准率与周转率分别提高16.7%和21.4%;山东能源肥矿集团陈蛮庄煤矿引入UWB精确定位技术,在井上就能实现对井下各作业单位双向紧急呼叫、考勤管理等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千米深井逐渐变“透明”。
  不仅在煤矿井下,“大数据”在井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巨大优势。走进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高煤公司洗煤厂,只闻设备轰鸣作响,却基本看不到操作工的身影。“现在,所有设备在调度室都能实现‘远程一键启停’,设备出现故障会自动报警,员工不用守在岗位,只要负责巡检就行了。”调度员张光玉介绍说,该厂是一座年入洗能力达330万吨的大型洗煤厂,全厂20个配电室、181面配电柜和近500台设备都在这里集控,仅需1名操作工就能够完成停送电管理。
  高煤公司党委书记张广亮告诉记者,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高煤公司开发相关控制系统,实现了洗煤流程的智能控制,不仅将员工从生产岗位上解放出来,而且精煤回收率提升0.2%,年创效1700多万元。
  和高煤公司一样,年设计处理能力150万吨的山东能源临矿集团鲁西煤矿选煤厂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单班只有5人操作,人均工效同比提高86%。
  据悉,山东能源集团将继续以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全面提升智慧矿山建设水平,打造“智能企业”样板。



上一篇:生态环境部特别顾问解振华: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才能实现疫情后… 下一篇: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12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与安全 | 企业清欠账款投诉 | 举报邮箱与电话 | 国资央企违反八项规定举报 | 防范打击假冒国企举报电话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40号东方金融大厦1002-1012 电话:020-29103788 传真:020-29103789 版权所有02012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2335号 粤ICP备11081852号    粤ICP备15024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