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21 09:05:12浏览:793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与国际能源署联合主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未来能源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能源产业的“再升级”为主题,围绕智能电网机遇与新能源再革命、治霾路径与煤炭革命、能源发展与再平衡等三方面展开讨论。
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参编部主任、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林在会上表示,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到2020年和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保持在62%和55%左右。如何优化煤炭这一能源存量,成为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
国际能源署署长Maria van der Hoeven则表示,2020年中国在全球能源的需求中可能会占到增长的30%。“现在中国主要是依靠煤炭来满足它在过去十年对于能源增长的巨额需求。现在煤炭大概占到中国能源需求的2/3,但是2040年中国能源的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中国能源需求的煤炭占比到2040年会降到一半。”她说。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说:“我们的能源消费占全球总量的21.5%,创造了全球GDP的12.3%,这个数据是扭曲的,因为GDP的能耗是人家的2倍。”他指出,按照2020年总能耗48亿吨标准煤的目标,今后七年必须把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幅控制在3.5%以下,每年能耗的总量和上年比增加,但是不能超过3.5%。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部原部长徐冠华表示,2030年,在综合政策情景下,我国车用能源消费达到峰值油耗约为3.6亿吨标油,受到车用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预计将超过70%。他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惟一能降低车用能源消耗总量的技术途径。